小两口吵架指南(上)——周博士亲密关系学习随笔(4)

小两口吵架指南(上)——周博士亲密关系学习随笔(4)
Photo by Sarah Kilian / Unsplash
“我们的信用卡又被你刷爆了——你能靠谱点吗?”
“卧槽,你还怪我——大部分的钱都是你花的。”
“至少我数学比某个文科生更好。你可长点脑子吧。”
“随便你。”(边说边离开房间)

上面这段伴侣吵架过程,也许有一句能唤起你的记忆。批评、防卫、蔑视、回避,每一项在亲密关系中都带来了无数的破坏。然而,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冲突都是无法避免的。朋友和爱人在你需要的时候,总会按照你的要求行事吗?人和人之间的愿望、观点和行动会不会偶有矛盾?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是不是要协调的活动和任务种类越多?

对大多数人来说,发生冲突就和没事儿去看牙医一样,毫无吸引力。光看看大家对“冲突”的隐喻,就知道其有多令人厌恶:冲突是一种战争(“好呀,还有啥尽管朝我轰过来吧。”“你能不能别总是先发制人强词夺理!”)、是爆炸性的(“你这暴脾气一点就炸!”“我需要一个人冷静一下。”)、一片混乱(“每次和你沟通都觉得在捅马蜂窝。”“不要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的!”),有时又像一场审讯(“我的朋友都觉得是你错了。”“别把这事归咎于我!”)、一次竞技(“那是犯规的。”“你赢了!都是我的错行了吧。”)。

那么,你我如何面对亲密关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呢?有办法让冲突促进而非侵蚀彼此之间的爱恋和尊重么?多年来经历一些冲突(包括非亲密关系但很有教育意义的)以及失败的处理后,我终于痛定思痛研究起了这些复杂的问题,《小两口吵架指南》就是阅读《亲密关系》《沟通的艺术》《爱的博弈》等书后的总结。

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我的拖延症),《小两口吵架指南》会分为三部曲。这篇随笔我们将从冲突的本质和特征开始讲起,下一篇随笔我们会考察冲突的常见模式:其如何开始、展开、升级,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好消息是,冲突可以是建设性的:通过正确的沟通技巧,冲突可以不那么像争斗而更像是一种舞蹈——通过舞伴的相互合作得以实现,不是各抒己见的对头,而是共同合作的同伴。故而三部曲的最后,我将会尝试总结一些有效解决冲突的方法,提供丰富的工具箱供大家使用。

冲突的本质和特征

人际冲突多种多样,但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有常见的特征让我们给出更为准确的定义:至少两个相互依赖的个体在实现他们目标的过程中,察觉到彼此目标的不相容资源的不足(最明显的是时间金钱)和来自另一方的阻挠,并通过斗争的形式表达出来。换言之,当个体的愿望、动机、目标、信念、观点或行为妨碍或阻止了其他人时就会发生冲突,这常常涉及主动地干预他人。

察觉到互不相容的目标这一点值得更进一步说明。首先,虽然看起来冲突似乎都是零和博弈,但其实很多情况双方的目标并非完全不相容——使得两人的需求都被满足的解决方法是存在的。不幸的是当身处冲突中时,人们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目标,而看不到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其次,虽然冲突要在双方察觉到意见不合时才成立,但表达出来的斗争不一定要有愤怒和敌意,也不一定是公开外露的。我们可以慷慨而又快乐地做出牺牲来顺应伴侣,也可能通过厌恶的眼神、沉默以对、以及避开对方来表达自己。

Dawn on the Sea of Cortez. Two Great Egrets battle for territorial fishing rights.
Photo by Chris Sabor / Unsplash

1. 冲突是自然的

在本文的开头我们已经提到,亲密关系中冲突是无法避免的。而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冲突是自然的

首先,任何两个人在情绪和偏好上都会不时地存在差别,伴侣双方的目标和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时断时续的对立。你喜欢饶舌音乐而伴侣喜欢古典乐,你想和别人约会而你的伴侣想要保持关系的独占性,甚至即使夫妻双方都是非常外向努力找乐的社交动物,终有一日一方也会因为另一方希望提前离开聚会而失望。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是伴侣吵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正如下面的场景:

(一对夫妻在一起看电视,妻子正在观看一个节目,但丈夫却抓起遥控器开始翻节目单)
她说:“别翻了,我看不见了。”
“好吧。我只是想查查……”
“别翻了!我最讨厌你这样了。”
“好吧!”
“你干嘛用这种语气?”
“因为凡事总得按你的想法做。所以,好吧,都按你的意思来好了。”

同时,冲突是自然的还因为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存在着波动而相悖的动机。亲密关系中人们常体验到对立而又统一(辩证的)动机,它们彼此矛盾,从来不会完全得到满足。因而伴侣们会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侧重天平的某个方向(更多受最近没得到满足的需要和动机影响),摇摆不定地平衡,波动而相悖的动机造成偶尔的冲突便在所难免。如下四个辩证式的矛盾动机就能解释已婚夫妇最近发生的⅓以上的打斗和争吵:

  • 自主性 v.s. 联系性:人们常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但同时还寻求与他人温暖而亲密的联系。你会选择哪一个?亲密还是自由?独立还是归属?我们成年人口头说着两者都需要,但接受一种常意味着拒绝另一种,与爱侣同时保持高度的独立和紧密的相互依赖是几乎不可能的。
  • 开放 v.s. 封闭:亲密包含着自我表露,伴侣会期望能互相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然而人们也希望有自己的隐私,谨慎的伴侣会保守一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秘密。一方面是坦率和推心置腹的真诚,另一方面是慎重和克制。
  • 稳定 v.s. 变化:熟悉和陌生的事物对人们都有吸引力,这会产生偶尔的犹豫不决和冲突。对快乐的伴侣关系,人们会希望保护和一切维持原样;而过分呆板僵化的可预测性,则会使爱情变得平庸而单调。
  • 聚合 v.s. 分离:个体与他人待在一起的动机有时与其投身于浪漫关系的愿望相矛盾。今晚你是愿意和朋友一起去参加聚会,还是想在家里依偎在甜蜜爱人的身边?今年你还会去你亲戚家里过长假,还是和爱人一起去旅游?
Two cats fighting.
Photo by Mevrouw Hatseflats / Unsplash

2. 冲突的频率

通常伴侣间发生冲突的频率有多高?放心,很频繁。当恋人们每天记录他们的交往情况时,平均每周会报告发生2.3次冲突。配偶们每两周就会报告7次难忘的“意见差异”,他们每个月都会经历1~2次“不愉快的争论”,并且在历时3年的研究中比率稳定。在对52个家庭的晚餐对话调查中发现,每顿饭平均会产生3.3个“冲突场景”。更别说还有许多冲突从未被提及过:一个研究发现,美国西北大学的学生并未对恋人提及他们在恋爱关系中知觉到的40%的冲突和恼火。

当然,有些因素会使得某些人更容易体验到人际冲突:

  • 人格:相较低神经质的人,高神经质的人容易冲动和发怒,与他人发生更多痛苦的争执。而宜人性高的人温厚和善、具有合作精神、容易相处和妥协,因而冲突可能很少;就算产生了人际冲突,他们也很可能做出建设性的反应。
  • 依恋类型:忧虑被弃的人(痴迷型和恐惧型)一般会过度担忧伴侣离开自己,并且认为亲密关系中有着更多的冲突。依恋焦虑会让他们感知到根本不存在的危险和威胁,然而讽刺的是,对糟糕结果的预期会逐渐制造出他们所恐惧的争执和紧张。当冲突发生时,他们会比伴侣认知到很严重的关系损害。相较之下,更安全的伴侣就不会有这些情况。
  • 生命阶段:如下图所示,统计显示爱侣的冲突从18、19到25岁左右在稳步增加,但此后就平缓下来。从青少年步入成年期,在25岁左右人们(美国纽约州的一个纵向研究)通常会大学毕业、确立持久的爱情关系、并开始进入新的职业生涯,这些生活体验的变化常与冲突的增加有关系。亲密关系在老年期变得更为平静,60多岁的老夫老妻通常在许多敏感问题(如娱乐和宗教信仰)上比中年夫妻分歧更少,而中年夫妻最大的两个冲突来源是孩子和金钱。
  • 相似性:恋人相似性越低,所体验到的冲突就越多。有着类似品味和期望的夫妻比起那些共同点很少的会遭遇更少的冲突,婚姻生活也更幸福。“相异相吸”带来的会是更多的摩擦。
  • 酒精:醉酒会加剧冲突,而不会使人变得更随和谦恭。对强度一样的冲突事件,醉酒的男性会更有敌意、怨言更多。在令人沮丧的争执中借酒浇愁无异于抱薪救火。
年轻人的爱情冲突,x轴是年龄、y轴是与恋人冲突平均分,0分表示“没有冲突”,25分表示“偶尔有温和的分歧”,50分表示“有一些争吵,偶尔有爆发式的口角”。来自Predicting conflict with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一文。

既然冲突是自然的、常见的,那么冲突中都有哪些常见的过程和结果呢?小两口一般都有哪些冲突互动模式呢?且待《小两口冲突指南》的下次更新🕊🕊🕊

最后,让我们以《亲密关系》第11章最后的思考题作为结尾:李雷的妻子韩梅梅性子有点暴躁——遇上惹恼她的事情,就会放下一切解决问题,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不过她性情多变,容易发怒也很容易平静下来。李雷则更为温和并厌恶冲突——他生气时会表现得迟缓,并慢慢积攒怒气而不是迸发出来;遇上烦心事,他会独自离开去参加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娱乐活动,而不会讨论冲突或转变为斗争。

最近,韩梅梅变得非常沮丧,因为当她提出抱怨时,李雷沉默不言不做应答。他不愿意和韩梅梅讨论她的牢骚,这样只会使韩梅梅更加烦恼和不满。你认为李雷和韩梅梅的未来如何?为什么?